199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華夏幸福從河北創立。
四年后的2002年,在“天安門正南50公里”的河北固安縣,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事業從這里起步。15年勠力同心,勵精圖治,產業新城已然成為縣域經濟的崛起樣本和新銳標桿。
(固安產業新城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的崛起樣本)
固安故事的異地成功復制
“固安故事”充滿了大時代奔涌向前的張力和內涵。河北固安區位優勢明顯,可作為農業縣,缺乏工業基礎,2002年全縣財政收入僅1.1億元。如何破解發展難題?固安縣政府銳意改革,與華夏幸福簽訂了PPP協議,聯手開發建設固安工業園區。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事業由此拉開帷幕。
合作伊始,華夏幸福就不惜花重金聘請了9個國家40多位規劃、城建、環境、產業等領域的頂尖專家來出謀劃策,“產城融合”整體開發機制確立,為固安的未來繪制了一張藍圖。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華夏幸福15年來不斷升級固安產業,如今,新型顯示、航空航天、生物制藥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集群,已經勾勒出固安產業新城創新型產業體系。
截至2017年6月底,有超過580家企業入駐固安產業新城,項目簽約投資額超過1400億元。而2016年,固安縣財政收入達到80.9億元,幾乎是2002年的80倍。
(大廠產業新城發力影視創意產業,圖為大廠影視小鎮)
京滬永遠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位于浙江嘉善縣的嘉善產業新城,作為華夏幸福進軍長三角的全新標桿項目,短短3年時間,便成為新的業績增長極,標桿效應顯著。這里以全球視野規劃設計的“新西塘越里”項目,集文化、跨界、互動于一體,打造長三角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成為嘉善的城市級名片。
從環京布局到長江經濟帶,再到粵港澳大灣區,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戰略選址能力突出,以多年深耕產業新城的實力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異地復制的樣本。
20年的發展,對標核心訴求,可以發現,華夏幸福多年來深耕縣域,以產業升級帶動經濟發展,以城市功能完善增進人民幸福,使其成為新時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出色樣本。這一樣本的形成,正是華夏幸福基于產業新城PPP模式,與地方政府堅守契約精神、長期合作實現的。
概括起來,華夏幸福在合作區域主要做了“六件事”:規劃設計、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和城市運營,可以說,提供了一整套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全流程綜合解決方案。
2002年以來的發展運營實踐證明,產業新城PPP模式堅持市場化運作,具有推動合作區域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增進人民福祉,提升區域發展的綜合價值。
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一以貫之的堅守在于理性而清晰的頂層設計和中微觀執行層面的不懈推進,事實上,這種堅守也得到市場的檢驗和認可。
10月27日,華夏幸福2017年三季報發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8.90億元,同比增長21.21%;凈利潤為62.28億元,同比增長35.3025%;每股收益為2.02元。這份面向社會公眾的財報是檢驗發展戰略、市場模式、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試金石”。
檢索華夏幸福的財務數據,前三年營收年增長率連續超過40%,2016年規模達538億元,2017年三季度336億元,按2016年增長率預計年度為753億元。近兩年毛利率接近35%,2016年33%,2017年三季度高達56%,整體毛利率大幅提升。近兩年ROE均超過42%,2016年接近30%,2017年三季度達23%,年化后估計31%。
高速發展、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背后則是戰略上的優先選擇和深刻把握。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跑贏20年中國經濟發展曲線,華夏幸福從2002年開始戰略轉型,果斷摒棄做純地產企業的發展方向,以產業新城為核心產品,圍繞國家戰略做前瞻的布局和謀劃,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截至2017年6月底,華夏幸福事業版圖已遍布全國11個省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從產業新城業務布局不難發現,華夏幸福不斷夯實鞏固京津冀區域,積極布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這反映了決策者對經濟周期的深刻把握和洞察。
(香河產業新城機器人產業港)
PPP模式的遠見卓識
商場如戰場,如何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運用自身要素稟賦服務企業發展和經濟轉型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的理性選擇。
近代兵學家李德·哈得曾指出:“盡管戰斗是一種物質上的行為。可是其指導卻是一種心理上的程序,戰略愈高明,則愈容易把握有利機會,而只需付出最低的成本。”無疑,華夏幸福的高明的戰略選擇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是其引領風氣之先的重要因素。
華夏幸福創新的“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產業新城PPP模式得到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全面認可和肯定。
2015年7月,固安縣政府與華夏幸福共同探索的PPP模式,作為創造性典型經驗,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同月入選國家發改委首批PPP示范項目。
2016年10月,華夏幸福河北固安高新區綜合開發PPP項目、南京溧水產業新城項目雙雙入選財政部等20部委發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項目。
2017年5月,安徽來安產業新城項目又入選了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名單,進一步奠定了華夏幸福產業新城PPP模式的示范引領作用和標桿地位。
遠見卓識和堅持、堅守之間有著某種必然的邏輯關聯。
把不發達區域變成宜居之地
“我們所做的是把城市周邊相對不發達的區域變成宜居宜業之地的工作,這是一個可以在地圖上留下記號、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事情。”一位華夏幸福員工曾向家人如此感慨。
地圖、歷史、印記,還有背后的付出、堅守和自豪,這就是產業新城事業留給員工的生命烙印。這一事業涉及到區域產業規劃、發展定位、產業導入、產業服務運營等各個層面,成為發掘人才、培養人才的舞臺。
人才同樣也成就了企業。以產業發展為例,華夏幸福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4600人的產業研究和發展團隊,為華夏幸福以產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提供了可靠的人才資源支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華夏幸福不拘泥于一地,不固守于舊的路徑依賴。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布局中,華夏幸福志存高遠,東拓西進,多元發展。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